全国可飞同城空降官网入口,全国同城空降快餐群,全国24小时空降600家服务

    安徽理工大学欢迎您! 为把学校建设成国内知名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! 中国文明网 安徽文明网 学校首页
本站首页 文明动态 道德风尚 道德讲堂 志愿服务 基层创建 榜样力量 政策文件 网络传播 消防安全教育
当前位置: 首页>>网络传播>>正文
 

【安徽日报】采煤沉陷区种水稻

【安徽日报】2024年10月17日

10月14日,记者来到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采煤沉陷区,漂浮在沉陷区水面上的50亩水稻收割已接近尾声。

“通过科技创新,沉陷区水面种植水稻亩产可达980斤!”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张世文说。

煤炭开采,必然带来采煤沉陷。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如何做到统筹兼顾?今年6月,淮河能源集团创新实施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项目,与安徽理工大学等单位密切合作,在全国首创“漂浮式绿色稻田”,恢复沉陷区淹没土地耕种功能和耕地属性,实现“藏粮于技”,探索破解煤炭开采与耕地?;っ?。

在凤台县顾桥采煤沉陷区,安徽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实施“采煤地表沉陷区水面种植关键技术及模式研究与示范”项目,打造50亩“漂浮式绿色稻田”,采用纳米膜、种养、浮筒3种模式,在沉陷区水面上培育了6个品种水稻。一株株水稻“漂”在水面上,成为万亩采煤沉陷区水面的别致风景。

“通过十余批次复配试验,我们研制了一种耦合沉陷区水下土壤、有机肥、复合肥与缓释肥的适宜沉陷水面水稻种植的营养基质。”张世文告诉记者,他们将水下土壤增肥与水面种植相结合,探索机械化、智能化种植养殖之路。

在水稻生长期间,记者在稻田深处发现了几处鸟巢,里面安静地“躺”着几枚鸟蛋。技术人员经过全过程水稻长势与水质环境监测发现,浮床水稻种植不仅促进了水质改善,还改善了生态环境,吸引了野鸭、燕子等野生鸟类聚集于此。

“这是我们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的一次探索实践,把‘藏粮于地’同‘藏粮于技’结合起来,实现耕地‘占补平衡’,力争破解煤炭行业发展难题?!被春幽茉纯毓杉抛试椿繁2砍孪愿嫠呒钦?,通过把下沉的土地重新“抬”出水面,不仅填补了采煤沉陷区绿色治理的空白,也是沉陷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又一实践探索。

水稻种植试验结果显示,水稻长势符合预期,南陵早2号水稻头茬亩产280公斤,6个品种最高亩产490公斤。

8月22日,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淮南市,对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。评估显示,“能源安全”“粮食安全”协同共进,在全国首次试验的采煤沉陷区种植水面浮床水稻获得成功。

首期试种成功后,淮河能源集团还将推行渔农互补模式,形成“水上浮床种植农作物+水下网箱养殖水产品”立体模式,既把沉陷区水面充分利用起来,也能恢复采煤沉陷区原有土地的部分种植功能,实现水面种植与水下养殖、水底增肥土壤与水面种植土循环利用、沉陷区水域利用与生态环境修复三个统筹。

编辑:宣传部 郭会霞

审稿:李长虹
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 ? 安徽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图们市| 阿瓦提县| 吉安县| 安塞县| 普宁市| 林口县| 剑河县| 精河县| 合肥市| 辛集市| 嘉鱼县| 康保县| 诏安县| 万源市| 灵川县| 双峰县| 榆树市| 宁阳县| 泰来县| 寻甸| 阿克| 同心县| 彭泽县| 肃北| 增城市| 汽车| 迁西县| 通河县| 朝阳区| 中山市| 南昌市| 娱乐| 会昌县| 莫力| 科技| 沙湾县| 泸定县| 岑溪市| 靖远县| 常宁市| 苏尼特左旗|